PG电子·(中国)人生就是博

他们用音乐“破壁”融入社会——今天,一起聆听星星的故事

2025-04-02

2025年04月02日  深圳晚报  版次:A08  记者 赵伟君

  有人说,孤独症患者像遥远的星辰,在自己的宇宙里独自闪烁;也有人说,他们是一只只找不到连接世界方法的小“蜗牛”,在人潮中寂寞前行。今天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让我们聚焦这一特殊群体。

  众筹发起“星星音乐会”

  深圳对孤独症患者的关爱支持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国内第一支孤独症乐团——爱特乐团就诞生于深圳。11年前,飞扬971以听众众筹形式,为深圳的孤独症儿童开启第一届“星星音乐会”。从此,这趟梦幻艺术之旅,年复一年,从未缺席,一步步推动社会对孤独症群体的关注与支持。

  2014年7月12日,“星星音乐会”的温暖旋律第一次在深圳奏响。音乐会发起人之一、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卫视副主任、广播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刘倩至今仍记得,那是个炎热的午后,爱特乐团成员、7名患有不同程度孤独症的孩子是当天的演出主角,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的专场音乐会,孩子、家长以及组织者都非常紧张。300多位观众早早来到现场,为他们加油鼓劲。当《加勒比海盗》乐曲响起,大家都湿了眼眶。这是他们学习的第一首乐曲,从拿到谱子到登台表演只花了1个半月的时间,演奏中,他们相互没有交流,但会用特有的方式努力倾听同伴。

  孩子在音乐疗愈中进步

  “我是贝贝,我今年30岁了,我会游泳,我会骑自行车,我还会画画。”11年前首场“星星音乐会”上,这段独白打动了无数人。多年后,41岁的贝贝已成为爱特乐团最资深的乐手。作为重度孤独症孩子的家长,也是乐团的首任团长,贝贝妈坦言,成立乐团的初衷是因为很多人不了解这个群体,他们在社会上很难被尊重,希望能在这里让孩子发挥特长。在社会和爱心人士的支持呵护下,在音乐的疗愈中,这些孩子进步非常快。

  如今,贝贝妈年届七十,接力棒传到了第二任团长涵涵妈手里。涵涵也是乐团主力,涵涵妈在确认孩子孤独症后,就全职带他,“生病不是他的错,我知道这个孩子需要我勇敢去面对,为他遮风挡雨。”幸运的是,涵涵成长路上碰到的老师、同学对他都很包容,也很鼓励他。8岁时涵涵开始学习钢琴,初一加入爱特乐团,孩子很有成就感,很快乐。

  现在的涵涵弹琴之余还喜欢阅读,虽然看的是比较低幼的书,但对他组织语言、表达认知有很大促进。他会经常说“谢谢妈妈,把我照顾得很好,给了我美好生活”,让妈妈感动落泪。而成长得更快的弟弟,也学会了照顾哥哥,还会大力点赞“涵涵上了央视,好棒啊!”

  全方位守护孤独症人群

  过去几年,HSPACE音乐艺术空间一直为“星星的孩子”提供音乐教育支持。艺术总监韩影告诉记者,“他们的世界与我们不同,但音乐,成为了我们之间的桥梁。我们相信,音乐拥有改变一切的力量。每年,我们为孩子们创造自我表达的舞台,精心编排每一场音乐会,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世界的关爱与认可。在这些音符中,希望他们找到自己的声音,让每个音符都充满力量。”

  随着越来越多目光关注孤独症患者,深圳政府和社会对特需儿童的关爱也成为全国先进样本,不仅对孤独症救助标准全国最高,孤独症康复技术最多样,定点康复机构也是最多。据悉,2023年发布的《深圳市孤独症全程支持服务实施方案》,推出6个方面31项有力举措,为深圳孤独症人群提供了制度、康复、教育、就业、家庭支持、社会融合等全方位的支持。

  在去年的世界孤独症日,深圳市妇联再次联合相关部门、社会爱心单位和爱心企业,发布2024年关爱孤独症儿童家庭十件实事。用耐心做笔,以理解为墨,在时光长河中,让我们陪伴“星星的孩子”共同书写他们的星图。

(责任编辑 黄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