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市康宁医院开设新病房重点服务孤独症患儿
2025-04-02
2025年04月02日 深圳商报 版次:A04 记者 张妍 通讯员 深小宁
“星星的孩子”部分画作 《密林生机》。 廖子涵 作
《奇幻宇宙生物大冒险》。 黄泓睿 作
4月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深圳市康宁医院)开展了系列孤独症公益活动,增进公众对孤独症群体的科学认识与理解。
同时,该院儿少精神科三区正式开科,主要为12岁以下神经发育障碍及情绪障碍患者提供服务。
新病区整合多学科团队
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公立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市康宁医院一直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目前已形成“门诊—住院—社区康复”一体化服务模式,构建了“评估—干预—康复”全程服务体系。
该院儿少精神科是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市一级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也是深圳市脑神经发育障碍康复技术工程实验室依托科室。新病区位于市康宁医院罗湖分院门诊综合楼9楼,设置了14间病房、36张床位,配备了家长资源中心、心理治疗室、康复训练区等多个专业区域,主要收治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神经发育障碍患儿,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情绪障碍患儿,以及早早发精神病性障碍患儿等。
新病区整合了多学科专业团队,包括精神科医师5人、护士9人、心理治疗师6人、康复治疗师6人、康复教师11人、社工1人,可开展以非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性干预,包括康复教育训练、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家庭教育指导等,并将康复教育训练与数字医疗相结合,实施标准化干预和评估、开展数字化家庭干预技能训练。
“星娃”画作搭建沟通桥梁
早期识别和干预对孤独症患儿至关重要,及时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发育水平和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科主任卢建平表示,孤独症患儿的成长道路上,离不开家长、康复教师、医师、社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支持。
在门诊综合楼一楼的孤独症主题科普展区,展板内容丰富,包括问题抽屉、时钟墙、五感对话、绘画作品展示区、互动体验等,通过多元化、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市民走进“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此次展出的30幅绘画作品全部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孤独症患者所作,这些作品或色彩鲜明,或充满想象力,既是他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也隐藏着他们内心的情感需求及对规律与秩序的遵循。
由24岁的廖子涵创作的《密林生机》,高饱和度的色彩犹如火焰般炽热,重复向上的长线条仿佛生命的脉动。廖妈妈表示,子涵4岁开始用铅笔在A4纸上自行画图,开始基本是乱写乱画,慢慢地到后来能画出完整的图案。自开始画画以来,好动不宁逐渐减少。他的作品多次在比赛中获奖,许多人对他独特的艺术才华表示赞赏,这些成就让他感到自豪和满足,绘画不仅为他带来内心的平静,更培养了他的耐心和幸福感。
画作《奇幻宇宙生物大冒险》由爱特乐团的鼓手黄泓睿创作,作品充满奇幻色彩,以大胆明亮的色彩构建出奇特形象。他是深圳开放大学大二学生,于2015年加入爱特乐团后已参加过约200场演出。黄妈妈说,孩子学习了架子鼓,还有钢琴,在元平读职高时,美术老师发现小睿在绘画方面也有独特天赋,擅长画抽象画。
(责任编辑 黄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