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街道有了“农疗基地”,助力残疾人实现“康复+增收”
2025-01-02
2024-12-31 南方+ 记者 柳艳 通讯员 翟钧榆 梁钰怡
近日,光明区新湖街道办组织了一次“爱心收购”,集中采购了大量由新湖职康中心农疗基地、楼村社区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残疾人亲手种植的蔬菜以供应街道职工食堂。
据悉,此次农疗基地卖出生菜、油麦菜、生姜和豌豆等蔬菜,获得爱心款项823元。此举通过直接支持残疾人生产者,激发他们自主创业的热情,同时也为新湖街道职工食堂带来了健康绿色食品。
农疗基地
新湖街道计划将此类活动常态化,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定期采购新湖职康中心农疗基地、楼村日照中心的产品。
光明区新湖街道综合(职业)康复服务中心农疗基地位于新羌投资大厦停车场旁,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它为辖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农趣空间”,通过田间农业劳作,让残疾人参与锄草、施肥、收割等简单农活,帮助残疾人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方面,由有经验的社工教导残疾人蔬菜种植方法,从蔬菜生长环境、播种时节等基础知识入手,结合每位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确保大家都能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安排社工全力协助运营管理,精心准备种植所需物资,合理规划种植区域,时刻关注蔬菜生长状况并及时给予专业指导。残疾人则全身心投入到种植实践中。
农疗基地
待蔬菜成熟、收割后,农疗基地会组织义卖销售活动,剩余未卖出的蔬菜,则会全部分给参与种植的残疾人。
通过这一系列有序且富有意义的活动,残疾人在亲近自然、享受劳动乐趣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适应社会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新湖职康中心农疗基地还创新采用自主管理和辅助管理等两种社会认领模式。自主管理即认领者自己负责种植和管理,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辅助管理即认领者在开放时间进行参与,其余日常维护工作由中心的残疾人负责照料,此举旨在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共同参与农场活动。
农疗基地负责人介绍表示,希望以农疗基地为阵地,促进社会各界与残疾人之间展开深度的交流与合作,让双方在互动中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尊重,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包容与多元化的社会生态,同时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创收渠道。
(责任编辑 黄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