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多元协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2023-10-10
2023年10月10日 深圳特区报 版次:A07 记者 王小虎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10月7日至9日,记者线上线下采访了多位学校心理老师、社区社工和社会心理咨询师,他们从各自的角度谈了“家校社”多元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呼吁进一步加强协同机制,完善儿童心理疾病预防体系。
在龙华观湖街道鹭湖社区记者见到了小文。小文是名患有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少年,去年11月来深圳时,她不敢出门,害怕跟人对视。街道和社区的社工了解到情况后,上门走访、邀请她参与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活动,情况渐渐好转,现在小文不仅敢出门和人正常沟通、谈话,还参加了社区的志愿服务。
“除了小文,我们还要跟踪有双向情感障碍的儿童,通过个案跟踪、团体小组活动和社区融合活动来帮助他们康复。”观湖街道精防社工马睿介绍,他们今年正在开展针对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试点项目。他说,“这两年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儿童有增长趋势,而且越来越低龄化。”
罗湖区锦田小学的心理老师黄慧坚也说现在孩子的心理问题较之前更多,“每天都有学生主动找我们求助,9月,我们接到的各种心理反馈120余例。”她认为现在孩子的心理问题确实需要引起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这也是一个好的变化,孩子有问题了主动说出来,说明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起到了作用。”“我们主要是倾听、共情,然后和孩子一起去探讨已经做过什么,还可以做什么,老师可以提供什么帮助。”黄慧坚介绍,目前学校有4位心理老师,采取大课和小课相结合的方式,每个班每两周一节心理课,同时还有心理健康活动月、心理社团等活动。
“就目前接触的个案来看,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缺乏对自我的认知,会产生自卑、拖拉、厌学、网络成瘾、情绪失控;二是因亲子沟通不畅,与父母关系紧张;三是自我与社会大环境的问题,如入学不适应、社会欺凌等。”观澜中心学校心理老师刘春英说,面对这些问题,近年来学校、社区和家长都做了很多心理支持和疏导工作,但还需加强协同。
针对如何更好地完善“家校社”多元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受访的心理老师、社工和心理咨询师也给出了各自的建议。刘春英说,“要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地,孩子的童年重新回归,同时希望多元服务体系联动更有效,比如学校发现有学生抑郁症严重,可以及时联系到相关医院专业机构,第一时间保证孩子能得到干预治疗。”社工邱晓娜和曾小梅也认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重在预防,建议更多的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多陪伴孩子。
(责任编辑 黄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