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中国)人生就是博

“雨燕”衔爱振翅飞翔 筑起温暖逐梦家园

2021-11-08

——记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张莹莹

2021年11月08日  宝安日报  版次:C04

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张莹莹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jpg

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张莹莹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受访者供图)

“没事没事,不打扰,今天都正常上班了。”11月7日,星期日,记者拨通张莹莹的电话,话筒传来熟悉、亲切、爽朗的笑声。6日下午,带着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的荣誉,张莹莹从北京回到深圳。第二天,张莹莹又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她心里惦记着龙华区对口帮扶的广西凤山县的残疾伙伴——出发前往北京领奖前,张莹莹和团队刚在凤山结束一轮残障人士肢体筛查,数据要马上梳理,后续帮扶要尽快跟上。

雨燕,翼长而身形小巧,是飞翔速度最快的鸟类。这些年来,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会长张莹莹就如同一只勇敢的“雨燕”,在关爱残障者成长、探索残障者“新业态多元化就业”的天空里坚毅飞翔。这位来自我国北方边陲、因罹患小儿麻痹症只能坐在轮椅上、在同学背上“接力”读完大学的女孩,如今成为“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在南海之滨撒下和煦暖意。

成长

从十几平米的办公室 到“IC爱创空间”

“积极面对、努力追梦,会有很多人来帮助你。”一路走来,张莹莹总用这句话鼓励自己,而现实也一次次印证着这句话。“第一站就是白石龙,那时北站还没有通高铁,梅林关公交车站总是很多人。”2011年,张莹莹来到深圳龙华,残障者找工作是很不容易的事,但深圳的包容再一次给予她最大的善意。在一家公司,她从行政助理做起,直至升任公司副总,并一手操办了公司的上市,公司也给她开出了20多万元的年薪。

如果说深圳的包容留住了张莹莹追寻梦想的脚步,那么深圳对残障人士的关爱政策则为张莹莹插上了梦想的翅膀。2015年底,位于民治片区的公租房小区龙悦居面向残障者开放申请,张莹莹的申请顺利通过,并于2016年1月1日喜迁新居。“轮椅可以在洗手间转圈。”张莹莹说,残障者保障房的无障碍化规划建设让她感受到一个城市的温暖,更坚定了她转型创业、回报社会的信念。

入住龙悦居后,张莹莹发现有的残障邻居从其他区搬来,因距离原来的工作地点太远而离职,一时找不到新的工作。她便利用自己的资源,积极帮他们介绍工作。很快,龙悦居小区陆续入住了数百名残障者,随着对他们现实需求的深入了解,张莹莹的脑海里点燃了转型做残疾人服务事业的思想火花。2016年,张莹莹毅然放弃优渥待遇,拉上一起做公益的五个伙伴注册筹建“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

由于资金有限,“雨燕”最初的办公室只有十几平方米,在民治城中村内,张莹莹还记得一个细节——办公室没有无障碍洗手间,自己每天都是中午休息或者下班回家才能去洗手间。条件艰苦,但大家信心满满,在局促的办公室里,大家开展了残友沙龙、心理咨询、就业对接讲座等活动,很快,民治街道相关部门留意到了“雨燕”,并多方协调,帮助“雨燕”进驻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此后,龙华区民政局、民治街道在北站社区南源商业大厦成立“IC爱创空间”,作为残障者创业就业基地,使用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雨燕”是首批入驻团队,也是基地运营方。如今,“IC爱创空间”入驻单位23家,残疾员工占68%,涉及软件开发、人力资源、外贸等多个行业。该空间不仅是扶持创业就业的平台,还定期组织公益活动,邀请残障者家庭参与,“IC爱创空间”成为龙华区残障者心中特别的家园。

奋斗

三次见到席大大总书记 不负嘱托深耕助残事业

11月5日,席大大总书记会见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这也是张莹莹第三次见到席大大总书记。第一次,是2018年10月24日。席大大总书记到深圳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视察时,她向席大大总书记介绍机构的多元化就业模式,席大大总书记听完后,连说了三个“好”。第二次,是2019年5月。在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张莹莹作为获奖代表再次得到席大大总书记接见。这一次,在5日上午。当席大大总书记走进人民大会堂,张莹莹就在第一排左边的第二个位置。

张莹莹回忆,“2018年,第一次见到席大大总书记,我们的办公场地还在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当时我们刚创业两年,很多工作刚刚起步,见到席大大总书记后,我们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做好助残事业的信心,一定要帮助到更多人。2019年见到席大大总书记时,团队已经进驻‘IC爱创空间’,事业道路拓宽了,帮扶地区也多了,我们面向全国在乡村振兴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新业态下的技能培训,也启动了助残领域的人才培育工作。到今年再一次见到席大大总书记时,心中不断回望过去这些年来团队的变化和成长,觉得算是没有辜负席大大总书记的关怀和期望,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一次见到席大大总书记,我特别激动和喜悦。”张莹莹说,这一份荣誉也是一个新起点,“雨燕”的助残工作新篇章正在打开,除了一直以来进行的就业岗位开发,团队还要在残障儿童社会能力培养、新业态就业岗位技能培训、残障人士医疗救治、助残领域人才培养和认定等方向重点发力,为更多残友引航,与残友们一起翱翔在梦想的天空。

爱心

工作伙伴和帮扶家庭眼中的她

一切工作以残友的需求为中心

“莹莹很忙很忙,周末都少有时间休息。”张莹莹在“雨燕”的同事肖伶俐说,“她就瞄准一个目标,一切以残友的需求为中心,总是充满干劲,充满热情,我几乎没有见过她喊累的时候。”肖伶俐和张莹莹相识十年,2011年,张莹莹大学毕业后南下追梦,两人在同一家企业工作。巧的是她和肖伶俐都住在民治白石龙片区的城中村,两个人租的房子就隔着一条马路。

后来,张莹莹毅然放弃企业的优厚待遇,迈出了助残事业的重要一步,注册筹建“雨燕”,仍在企业工作的肖伶俐一直关注着她的发展,并尽己所能提供帮助。3年前,肖伶俐辞职来到“雨燕”,目前已成为团队的核心工作人员。“莹莹最令人佩服的一点,是她总在思考和学习,带领着整个团队进步,起初团队主要是帮助残友就业,越走路越宽,我们开始关注残障者家庭的需求,近一年来,我们又开始关注肢体残障者的功能重建,在筛查和链接医疗资源。”

“帮助一个人很容易,帮助一个群体很难很难。”王毓旋是一位智力残障儿童的妈妈,2017年,一家人搬入公租房龙悦居。也就是那时,王毓旋留意到邻居张莹莹张贴在小区的残友微信交流群二维码,起初她心存抵触,不太敢迈出交流的第一步,但张莹莹一家家地上门拜访,和父母、孩子交流,被坐在轮椅上这个热情大方的女孩打动,王毓旋进了群,与许多有着相似经历的家庭抱团取暖。

“莹莹不仅关注残障儿童,还关注残障者家庭的发展。”王毓旋感慨,这些年来,儿子在“雨燕”团队帮助下,学习非洲鼓,还加入了“雨燕”成立的艺术团,有了登台表演的机会,而自己也参加了专门为残障者家属开设的兴趣班,学插花、学茶艺,“IC爱创空间”成了她一家人温暖的港湾。

“只要和莹莹打过交道的残障者家庭,她都会记在心里,哪里有合适的资源可以链接,哪里有合适的岗位、合适的课程可以推荐,莹莹总是第一时间通知大家。”王毓旋笑着说,“莹莹的脑袋怎么能记住这么多东西呢,太厉害了!”随即,她又补充道,“莹莹是个心里充满爱和感恩的人,她曾经得到过帮助,就会想方设法把这些爱传递出去。”

(责任编辑 黄燕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