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律师辛钧辉,用法律服务来追求平等
2020-09-17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职业,我们平时基本上不太会接触到他们,但是又经常在一些影视作品里面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执法仗义的律师。在深圳,有一位残障律师,他活跃在公益法律援助领域,为不少有需要的困难群体带去希望,他就是辛钧辉先生。
辛钧辉律师
辛钧辉出生在江西农村,两岁时因为家里的烟花爆竹起火,导致他的脸部和手部严重烧伤,成为一名残障人士。“在农村读书,我这样的外形引来很多人的异样眼光和嘲笑。我没有别的出路,只能一鼓作气把书读好。”
辛钧辉在2013年便从事专职律师工作。2014年开始,在日常工作之余,他做起了公益法律援助,为外来劳务工、残障者等边缘弱势群体及代表弱势群体权益的社会组织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及案件代理工作。因此,他被评为“广东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深圳残疾人网的记者来到位于龙华区的一家律师事务所,采访了辛钧辉律师。
问:您怎么产生当律师学法律这个想法呢?
辛:其实我上大学有一个阴阴差阳错的环节,我上高中的时候读的是理工科,考大学的时候报的也是一所大学理工科的应用化学专业,但是我拿到通知书去学校报到的时候,看到我这个身体情况,老师说:“你这样怎么做实验?化学有好多试管啥的,你的手拿不住。”
9月1号开学那天,校长会到来各个学院来巡视。我们学院的老师就跟校长反馈我的情况。我们那是一所理工科学校,已经在开学阶段了,所以理工科专业肯定早就招满了。在理工科学校里面其实文科是相对弱的,当时还有法学,英语,广告几个文科专业未招满,学校问我想学哪一个?最后我考虑了一下就决定读法学了,我就是这样阴差阳错跟法律结缘的。
学了法律之后,我觉得这个选择让自己受益匪浅。我才真正才意识到,其实从法律上来说,我在各方面跟别人是平等的,才意识到自己有这种平等的权利,有各方面的权益,对法学越来越感兴趣了。如果说我没有学习法律,我可能一直都会觉得因为身体的不方便,有些待遇和权利比别人差一点,也好像是理所应当的,其实现在也有很多人是这种想法,在争取一些待遇、一些权利的时候,觉得我是残障人士,身体不如别人,争不过别人是正常的。所以说法学院让我有法律意识的启蒙,慢慢地对法学产生了兴趣。
问:考律师资格证比较难,需要坚强的毅力,您当年是一次性考过的吗?
辛:我们那一年刚好出台了在校生可以考司法考试的政策,所以我在大三的时候就参加了司法考试,那时时间比较充裕,当年就通过了,等到毕业时也就直接拿到了资格证。
我一毕业就来了深圳,在其他行业做到2012年底,2013年开始做律师。
问:您是觉得不喜欢原来的工作,才又重回律师职业吗?
辛:说实话以前我还是不自信,比如说我之前去面试的时候,有的人会说律师对形象有要求,你不是很合适!当时对我的打击还是比较大的。碰到这样的事情多了,慢慢地就失去从事这行的自信。
毕业后就想离开原来的环境,所以来到深圳工作。在深圳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在这种氛围下我渐渐的重新建立起自信,所以在2013年我决定重新从事律师工作,从律师实习到后面的正式执业都非常顺利。
辛钧辉热爱律师这一行
问:您现在律师职业主攻的方向是哪方面的?从业以来有没有因为自己个人的形象在工作中有不方便的地方?
辛:我现在主要做的是民事领域的案件。执业以来并没发现有特别不方便的地方,记得刚开始执业的时候,处理了大量的工伤及交通事故案件,这类案件的当事人因事故变成了伤残人士。在和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可能是因为自己也是伤残人士,所以可以跟他们快速建立信任关系,从这方面来讲自己的伤残一定程度上对我的工作产生了正向作用。
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别人对我的工作能力有了一定认可,放下了之前的一些标签和偏见,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形象问题了。
问:从刚才的讲述中能看出您是很喜欢深圳这座城市的,您怎么把自己的工作融于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呢?
辛:深圳是有名的“中国慈善之城”,也是“志愿者之城”。志愿服务、义工服务是深圳的重要文化。我从2013年开始做律师时起就利用工作之余开展公益助残法律服务,为残障人士提供法律服务,包括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案件代理等。
去年,我作为发起人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律师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助残公益法律服务团队—“残障法cool”律师团队,希望吸引更多的法律专业人士为残障群体提供志愿法律服务。我们希望通过助残公益法律服务为深圳的志愿者之城添砖加瓦。
目前,我们团队解答法律咨询超过2500余次,参与普法宣传50余场,代理援助案件50余宗,同时我们根据服务经验编撰了《残障权益保护100问》。我们还在深圳电召平台开设了普法专栏,每周发布一篇涉及残障群体的专业文章,目前已发布数十篇,并且文章被多省、市pg电子官方微信账号转发。
残障法cool律师团开会讨论工作
问:就是说你们团队和其它商业律师相比,在处理我们残障人士的法律问题的时候有优势是吗?
辛:是的。律师的业务领域很广,残障群体的法律问题有些比较“冷门”,而残障群体也并非商业律师的主要客户群,所以一般的商业律师对于涉及残障群体的法律问题也没有深入研究。我们团队的志愿服务专门处理残障群体的法律问题,同时具有丰富的经验,所以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比较有优势。
比如说残疾证挂靠的问题,到底能不能挂靠?挂靠有没有风险?会不会违法?这些问题你交给一个商业律师,他可能都不知道什么是挂靠,因为这是残障领域独有的一个问题。
比如C5驾照的问题,C2能不能开C5的车?开了车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这个你要说问商业的律师,他可能都没听过有C5的驾照。这些法律风险你要问一个商业律师可能是不知道的,因为这种冷门的知识,少人去研究。像这些跟残障人士息息相关的一些很偏很冷的问题,我们都会把它给提炼出来。
我们编撰了《残障权益保护100问》手册,里面有法律体系里面涉及残障这一块的法律法规,我们梳理研究形成了一个册子,基本跟残障人士相关的、重要的问题里面都有,包括最新的民法典的内容,我们也在编撰修订增添进去,同时我们团队还在准备出版一本有关残障人士权益保护方面的专著书籍。
问:非常棒!期待这方面的书籍早日与大家见面。另一方面,不少残障人士在职场面试时会遇到些阻碍,您能给他们提供什么帮助和建议?
辛:残障人士入职环节遭遇比较多的可能是就业歧视问题;比如说有些招聘广告中对于普通的岗位很明确的要求应聘者无残疾,还有比如面试后以残疾为由不予录用,这些都是直接的就业歧视。
当遇到就业歧视时应该勇敢的站出来维护自身权益,第一是可以向人社部门进行投诉,第二是可以以侵犯平等就业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及承担精神抚慰金。
问: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医生和律师都是比较光鲜的职业,现在残障人士从事律师这个行业的人多吗?他们想从事这个行业有没有困难?对他们有什么好的建议?
辛:律师是普通的职业,也没有所谓的光鲜亮丽或者“高大上”,这些标签都是被贴上去的。现在残障人士从事法律工作的很多,从事律师职业最大的困难是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这是第一关,否则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就达不到,如果通过考试,后面的问题就不是太大。
残障人士的就业范围没有太多的限制,法律行业也没有限制残障人士进入,更多时候是社会或者残障人士自己设限或贴标签,比如我之前就被所谓的律师都是光鲜亮丽、形象佳的标签自我设限。现在除了肢体障碍者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聋人、视障人士也在从事这个职业。所以,如果要进入这个行业,那么首先要努力通过司法考试,这是个门槛。
问:最后我们想替网友问,如果有需要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向你们咨询?
辛:目前,我们团队在微信的深圳残疾人服务号上设有法律咨询板块,遇到法律问题可以直接致电深圳市助残电召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会将需求转介给我们团队,我们团队收到咨询后会及时联系咨询者提供法律意见。其次,也可以关注我们团队的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残障法cool),然后通过公众号向我们咨询。
深圳残疾人网 刘新宇、邹文锋、温凯菲/文
(责任编辑 温凯菲)